3060目标一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新的气候目标将成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导向,引发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3060目标一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新的气候目标将成为一个长期的战略性导向,引发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PEAK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出现拐点
并在此后开始下降,
也就是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由增到减设定了确定的时间点。
意味着 2030 年前,煤炭、石油等排放二化碳的化石能源的消费总体上不再增长,将以目标导向倒逼经济转型和新能源的利用。二氧化碳排放要迅速转为持续快速下降趋势,再经过 30 年的努力即到 2060 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强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节能提效,加快能源低碳、零碳化转型,并通过增加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
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通过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等形式,实现人为活动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节能,调整能源结构则主要是大力发展低碳的清洁能源。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煤电、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
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实现技术节能: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我国更新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都有约 5 个百分点的提高。
意味着“十四五"和“十五五" 期间,要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减少乃至抵消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增加。
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节能绿色低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未来。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十四五"期间要强化非化石能源占比、GDP碳强度下降指标,
对社会展现强烈的低碳转型的信号和政策导向。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是在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阶段性目标碳达峰时间越早,
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